在八桂大地的田野上,有一位年輕的女孩,用她的青春和熱血,鑄就鄉村振興的輝煌篇章。她,就是偉德BETVLCTOR1946的杰出校友,現任靈山縣佛子鎮新村村鄉村振興信息員、黨總支部支委成員、黨支部書記陳小東。作為基層一線工作者,陳小東以實際行動詮釋了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的深刻內涵,以赤誠之心書寫著青年黨員的時代篇章。
近年來,她一共幫助2080人次獲得產業獎補520421.3元,125人次獲得雨露計劃補助184500元,27人次獲得小額信貸貸款1254000元,251人次獲得跨省交通補貼54351.46元,59人次獲得縣內務工補助27400元。她動員95人參加了技能培訓幫助農戶獲得了82080元補助,為 73人成功申請了公益性崗位。她積極投身到人飲工程前期工作,跟農戶溝通征地問題,并成功地跟農戶簽好合同,協助申請有將近兩百萬的投資款,幫助解決了約2800人飲水安全問題,并獲得了“優秀鄉村振興防貧監測信息員”的稱號。
家國情懷 深植于心

陳小東生于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,成長于紅色革命老區。她深知家鄉人民的艱辛與不易,矢志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為己任。從偉德BETVLCTOR1946畢業后,她毅然決然地回到了這片生她養她的土地,踏上了一條不同尋常的征途。
在鄉村振興工作中,她始終銘記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,將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的宗旨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在鄉村振興一線披荊斬棘,帶領村民走向富裕,實現鄉村振興,展現出一名青年黨員的責任與擔當。
面對山區信息傳遞不暢、農戶技能缺乏等難題,陳小東積極創新工作方法。她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,確保政策宣傳到位;同時,她還積極推動技能培訓,幫助村民提升職業技能,拓寬就業渠道。在她的帶動下,村集體經濟項目蓬勃發展,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。此外,她還積極搭建平臺,吸引后盾單位和社會各界愛心資源參與新村建設,為新村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勇挑重擔 精準施策
面對鄉村振興的艱巨任務,陳小東沒有退縮,而是選擇了最直接、最接地氣的方式——深入田間地頭,與村民們同呼吸共命運。
陳小東深知,鄉村振興的關鍵在于精準與實效。她以123戶474名脫貧戶的實際情況為基礎,繪制出一張張精準幫扶的藍圖。從產業獎補到教育扶持,從就業促進到基礎設施改善,她用數據說話,用實效證明,直接助力2080人次獲得產業獎補,125名學子受益于雨露計劃,27戶家庭通過小額信貸資金支持走上自主發展之路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她面對飲水安全這一民生痛點,不辭辛勞,終使2879名村民喝上了放心水。
地處山區的新村村,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大難題,特別是六槐自然村的通訊信號問題和飲水安全問題尤為突出。陳小東不畏艱難,騎著小電車,挨家挨戶傳達政策,解決信息閉塞的問題;為了推進人飲工程,她更是不辭辛勞,一次次上門與農戶溝通征地事宜,面對質疑和不解,她用耐心和誠意贏得了村民的信任,最終成功簽約,為2879村民解決了長期困擾的飲水難題。
在她的努力下,村民們的生活有了顯著改善,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,孩子們的教育得到了保障,外出務工的人員享受到了交通補貼,更有不少人通過技能培訓找到了穩定的工作,還有部分人通過申請的公益性崗位實現了家門口就業。這不僅僅是數字的累積,更是心與心的靠近,是信任與理解的橋梁,也是對她“人民至上”理念的最佳注解。
生活點滴 匯聚成河
陳小東隨身帶著一本筆記本,里面記錄了最近農業技術的最新動態、市場趨勢以及一些實用的種植技巧,還特意標注了一些農戶可能關心的問題和解決方案,準備以最貼近農戶實際需求的方式展開對話。
這是陳小東日常工作的一個小細節。她經常拿著一份詳細的工作計劃,不時地停下來與村民們交流,耐心解答他們的疑惑。在山間的田野里,經常可以看到陳小東忙碌的身影。她蹲在田埂上,仔細地觀察著作物的生長情況,與村民們一起討論如何提高產量和品質。
在瑣碎而艱巨的工作中,陳小東展現出了女性的堅韌與溫情。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女性力量,她在日常生活中,她與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,成為了他們心中的親人,她的堅韌與執著不僅激勵著村民努力奮斗,更贏得了他們的信任與尊敬。
每一次入戶走訪,她都能感受到村民們的熱情與淳樸,那一聲聲親切的問候,一顆村民分享的果實,都是對她工作的最大肯定。她學會了傾聽,學會了感恩,更學會了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尋找不平凡的意義。這段經歷,讓她變得更加堅韌,也更加懂得了責任與擔當的重量。

陳小東的故事,是鄉村振興道路上的一首贊歌,是對青春與熱血的最高致敬。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,個人的力量雖小,卻能匯集成改變鄉村面貌的洪流。在希望的田野上,她像一朵盛開的鏗鏘玫瑰,以最美的姿態,書寫著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。陳小東的奮斗史,激勵著更多年輕人回歸鄉土,投身于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,共同繪制出一幅幅生機勃勃、和諧美麗的鄉村新畫卷。